
广东队击败浙江队,夺下十五运会男篮金牌。图为比赛现场。
南方日报记者 龚名扬 摄
终场哨响的刹那,东莞篮球中心的欢呼声掀翻了夜空。11月12日晚,十五运会男篮成年组决赛迎来巅峰对决,广东队以101∶65击败浙江队,将这枚分量十足的金牌稳稳地留在了“家门口”。
从开局的慢热到最终的全面爆发,从技战术执行到团队默契,广东队用一场场硬仗打出了属于自己的节奏,也打出了广东篮球敢闯敢拼、永不言败的体育性格。这一刻,冠军不仅属于球队,也属于这座与篮球血脉相连的城市——东莞。
全运会为篮球之城注入新活力
广东男篮的夺冠征程,是一场从磨合到爆发的渐进式突破,每一步都彰显着战术智慧与团队韧性。
作为东道主,广东队的阵容堪称“全明星级别”——以广东宏远为班底,吸纳深圳新世纪、广州龙狮的顶尖球员,12名参赛队员全部拥有国家队履历。十五运会男篮小组赛首战,广东以87∶71胜山东迎开门红;对阵浙江队时,以93∶65大胜晋级;半决赛上,面对辽宁队的紧咬与身体对抗,分差追至仅1分时,广东队沉着调整,多点开花,最终以92∶73淘汰辽宁队晋级决赛。徐杰、贺希宁、杜润旺、沈梓捷等球员默契配合,攻防两端形成强大合力,诠释出兄弟同心,其利断金的协作力量。
而在决赛中,广东队以101∶65击败浙江队,时隔12年再度捧起全运会金牌。
赛场上的拼搏与血性,正是东莞这座城市长期浸润在篮球文化中的体现;敢为人先、敢闯敢拼、百折不挠、勇攀高峰是这座城市的篮球精神;完善的体育场馆体系以及高水平赛事承办实力,是这座城市篮球文化的硬核支撑;全国劲旅齐聚,更为这座开放的篮球之城注入新的活力。
一场赛事,一块奖牌,场场盛宴,“中国篮球看广东,广东篮球看东莞”的称号再次闪耀全运会。
市民对篮球的热爱遍布大街小巷
东莞是“全国篮球城市”,在十五运会上,它不仅是赛场所在地,更是金牌的见证者与承载体。随着十五运会男篮成年组比赛在东莞进行,篮球与城市文化的交汇越加鲜明。在这里,广东男篮夺取的冠军具备更深维度的“含金量”——是技战术的胜利,更是城市体育性格的体现。
早在1912年,篮球传入东莞,校园成为人才培育的沃土。东莞四中、光明中学等学校孕育出一批批篮球新星,如CBA状元陈国豪和代表国家征战国际赛事的徐杰、胡明轩、杜润旺和李月汝。他们既是东莞篮球孕育出的骄傲,更是东莞篮球精神在赛场上的鲜活延伸。东莞篮球学校则承担了重要的青训任务,为崔永熙等球员冲击NBA打下坚实基础。
东莞篮球的职业化探索,更与城市改革开放的步伐同频共振,让“造梦工厂”拥有了更专业的“生产线”。
1993年成立的广东宏远篮球俱乐部,是全国第一家民营职业篮球俱乐部,也是中国篮球职业化道路的先行者。从整合全国人才、引入退役国家队球员,到与地方体工队合作形成“宏远模式”,这一创新机制不仅助力球队屡创佳绩,也推动了全国篮球职业化进程。
值得一提的是,广东男篮主教练杜锋在就读北京体育大学时,就加入广东宏远青年队,进而走上职业篮球之路,见证并参与了东莞篮球的荣耀征程。俱乐部青训系统持续输送优秀球员,形成了完备的篮球人才金字塔。
在这座因篮球而沸腾的城市里,市民对篮球的热爱遍布大街小巷。以镇街为单位的东莞市篮球联赛、国际篮联三人篮球公开赛以及各类民间赛事,让不同年龄、不同职业的人群共享篮球乐趣。赛场内的拼劲与协作、赛场外的欢呼与助威,让篮球在东莞成为全民参与的生活方式。
从一座赛场到一座城市,篮球文化正延伸为东莞的城市脉搏。每一次跳球、每一次拼抢,都是这座制造名城奋进之姿的生动注脚。
郑家琪 龚名扬
上一篇: 男篮广东队摘金深圳双子星闪耀
下一篇: 杜锋:这是“最有分量”的金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