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来源:篮球是朋友
亚利桑那凤凰城的穆莱特体育馆,见证了一场荡气回肠的22分大逆转,更见证了中国男篮新星杨瀚森的强势觉醒。
这场G联赛首秀,对连续6场在NBA被DNP的他而言,绝非普通的赛事亮相,而是一场蓄势已久的反击之战,一次向NBA舞台宣告未来回归的宣言。
比赛上半场的进程,仿佛是杨瀚森NBA处境的缩影。
久疏战阵的他对G联赛的攻防强度难以适应,动作迟缓僵硬,与球队逼抢推快的节奏格格不入。
更关键的是,教练将其定位为蓝领工兵,未能发挥其策应核心的特质,缺乏优质控卫喂球的他只能勉强外弹投三分,效率低迷。
半场战罢,球队落后20分,杨瀚森-25的正负值成为全场最低,外界“能力露馅论”的质疑似乎即将成为现实。
但真正的强者,总能在绝境中完成自我救赎。
中场休息成为战局的分水岭,杨瀚森用半场时间褪去锈迹,状态全面回升。
防守端,他重拾CBA最佳防守球员的敏锐嗅觉,不再一味沉退,而是精准拿捏挡拆延误与兼顾中锋的平衡,让山谷太阳的进攻屡屡碰壁,为球队反击筑牢根基。
教练的战术调整更堪称点睛之笔,终于将他从蓝领定位中解放,赋予其弧顶持球发牌的核心权限。
杨瀚森没有辜负这份信任,他用当今NBA稀缺的梦幻脚步在篮下闪转腾挪,更用恰到好处的传球串联全队。
那些精准制导的助攻,或直接转化为得分,或制造对手犯规,让撕裂之城混音队的进攻瞬间变得整体高效。
即便短暂因体力下场,他带动的进攻节奏仍在延续。
最终全场8分13篮板4助攻1抢断1盖帽的数据背后,下半场+25的正负值足以证明他是逆转的绝对胜负手。
这场逆转的深层意义,远超一场G联赛的胜利。
外界对其“未达NBA轮换水平”的质疑,实则是对NBA生态的误解。
对新秀而言,沉淀与成长本就是必经之路,G联赛正是杨瀚森的修炼场。
这里有稳定的实战机会,能让他在同级别对抗中验证进步、树立信心。
这里有核心战术地位,能让他充分展现球场智商,打磨策应与篮板能力。
从NBA的短暂沉寂到G联赛的逆转爆发,杨瀚森的成长之路虽布满荆棘,却每一步都走得坚实。
他用这场比赛证明,自己的内核从未改变,只是需要合适的舞台释放能量。
这场逆转不是终点,而是起点。
当杨瀚森在G联赛不断锤炼三分投射与奔跑能力,精进策应与防守技艺,他终将积累足够的核心竞争力。
相信待羽翼丰满之日,这位中国大个子必将重返NBA舞台,续写属于自己的篮球传奇。
作者声明:个人观点,仅供参考